這次服務的客戶是透過朋友介紹得知的,是剛成立的手作居家質感木作工藝品牌。
一開始客戶僅提供Facebook粉絲專頁給我,請我研究後再提出想法。然而,在網路行銷的操作過程中,除了粉絲專頁,另一個很重要的媒介是「自有網站」。它就像是品牌在網路世界中的店舖,因此我也會同時確認是否已有品牌官網,以及官網資訊和架構是否完整。
瀏覽過每一頁網頁,包含:品牌故事、商品簡介、購物車…等內容,確認品牌客戶的官網已算完整,我也更放心深入研究更多詳細資訊。
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,我先以行銷實務的經驗提出一些問題與客戶確認,同時也提出我自己的意見想法和客戶討論。
主要的重點項目,包含:販售通路、社群內容行銷、商品開發和新市場的發掘,摘要說明如下。
1.確認販售通路
販售通路會影響到行銷的操作方式。我從現有的資訊中,先區分出「B2C小型手作商品」以及「B2B大型木作商品」兩類型,並向客戶進一步請詢,確定B2C小型手作商品是目前的主力。
販售通路,包含:實體市集和自有官網。
由於部分手作商品的「展示價值」會比「實用價值」來得更突出,通常也具有其獨特的市場取向,因此若能將商品上架到Pinkoi或是Creema等手作文創商品的電商平台,也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。
畢竟,平台就是相似屬性的人潮匯流之地,挑對合適的通路平台,能協助品牌接觸到更精準的客戶群。但在上架之前,也需要先針對不同平台的屬性、客戶群、消費特性、上架抽成費用等相關規定做評估,才能挑選到合適的合作平台。
2.社群經營的內容策略
客戶自2018年年底已開始自營粉絲專頁,貼文內容包含:實體活動預告、商品生活照、商品小故事、相關工藝的新聞與知識。
這些題材已具備基本的品牌資訊傳遞的架構,值得繼續維持。
同時我也提出4項內容行銷策略建議。這些建議,是目前品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,都能自行做到的。
(1) 呈現木作工藝的獨特之處
此項木作工藝目前在坊間很少見,現今已沒落。因此值得訴說這段歷史和文化的獨特之處,也值得適度說明「製作過程的精細」和「繁複過程」,這些都有助於突顯手作商品的價值。
在粉專的呈現上,可以拍攝一些「手作過程」的側拍照片,搭配文案說明,「以圖帶文」有助於吸引粉絲的注意力,也可以提高人們想讀文字的意願。
在粉專的呈現上,可以拍攝一些「手作過程」的側拍照片,搭配文案說明,「以圖帶文」有助於吸引粉絲的注意力,也可以提高人們想讀文字的意願。
(2) 特殊木作材質的說明
品牌會使用到某特殊的木作材質,這也值得多加著墨。可以進一步說明其應用方式,也可以用類似「Before vs After」的前後對比方式來呈現,例如:一般物品以面紙盒為例vs有木作材質裝飾的面紙盒,兩相對照,有助於從視覺質感來突顯木作商品的手感和溫度。
或是在居家空間的某個角落,擺上一個合適的商品情境照,藉此呈現其材質的典雅,這也有助於加深人們對居家質感氛圍的嚮往以及對商品的情感連結,值得多加使用。
或是在居家空間的某個角落,擺上一個合適的商品情境照,藉此呈現其材質的典雅,這也有助於加深人們對居家質感氛圍的嚮往以及對商品的情感連結,值得多加使用。
(3) 傾聽客戶和消費者的疑問
客戶和消費者常提及的疑問,往往是幫助品牌更進步的重要環節,品牌可以從中發掘新的商機,也能調整商品更符合使用者 體驗。因此,傾聽疑問、收集疑問,這些基本功課千萬不能忽略。
以這個品牌和商品為例,我第一個會想到的疑問就是「木作商品的保養」。在濕熱氣候的台灣,這應該是居家生活常會遇到的疑問,而且消費者買了一個好看的商品回家之後,理應也會期待商品的品質能維持一段時間。
因此,這類型的疑問,也值得品牌花心力、用心回答。
因此,這類型的疑問,也值得品牌花心力、用心回答。
(4) 善用商品故事營造氛圍
讓更多人認識品牌的既有商品,也是行銷過程相當重要的部分。畢竟,行銷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有效提升業績,因此我會建議可再增加商品故事的篇幅和貼文數。
手作商品的高質感,需要用更細膩的文字來訴說商品的故事,包含:創作理念、創造過程、生活哲思或體悟…等,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點,也能加深人們對每個商品的印象。
偶爾也可以設計促銷優惠活動或是導購活動,但比例不宜太高,也不適合用「叫賣」的方式。建議仍要搭配節慶活動,以故事情境來設計,這樣才有助於維持品牌風格的一致性。
3.新商品開發和新市場定位的構想
在研究客戶的商品之後,我也想了幾個「較具實用性」的商品類型構想,並說明不同的新商品與其對應的市場、客戶群的連結,逐一與客戶討論。
其中有一兩項建議,客戶認為可以嘗試;也有一些構想,經客戶說明,屬於技術不可行,或是較不具競爭力的品項。
與客戶互相討論的這段過程中,我也覺得很有收穫,可以更仔細去思考不同手作工藝的限制和獨特性,是增廣見聞的好機會!
【給初創品牌經營者的悄悄話】
雖然我已有承接外包代操粉絲專頁的經驗,但我不認為每個階段的品牌經營,都要把「社群經營」的這項工作外包出去。
小的品牌創立之初,通常資源有限,簡單的行銷事務(例如:Facebook粉絲專頁),反而應該先由品牌負責人或是團隊成員嘗試經營,而不是先外包出去。除非,品牌已經經營了一段時間、也找到穩定的獲利模式,只缺網路行銷的助攻,此時才值得外包。
品牌自己操作粉絲專頁/社群經營,有3項好處,如下:
1.直接和消費者互動,更能貼近消費者的想法,也有助於更快勾勒出消費者的樣貌(Persona)。
2.發掘客戶對產品的感受和想法,有助於找到產品新的成長機會
3.培養對行銷趨勢的敏銳度。凡是正在創業的人,了解行銷理論和實務作法,對於未來品牌長遠的經營,都是有益而無害。未來要把行銷事務外包出去時,也比較能夠篩選出合適的外包商。
1.直接和消費者互動,更能貼近消費者的想法,也有助於更快勾勒出消費者的樣貌(Persona)。
2.發掘客戶對產品的感受和想法,有助於找到產品新的成長機會
3.培養對行銷趨勢的敏銳度。凡是正在創業的人,了解行銷理論和實務作法,對於未來品牌長遠的經營,都是有益而無害。未來要把行銷事務外包出去時,也比較能夠篩選出合適的外包商。
自學行銷的過程並不困難。你,只需要善用茶餘飯後的時間,讀一些資料、案例,就能慢慢累積經驗值。
或是,偶爾來「Janet Smile Days」部落格晃晃。我不定期會分享一些行銷的觀念和作法,提供大家參考。
你可以像是老朋友互相串門子那樣,偶爾來這裡走走,看看有沒有新文章,或是單純和我打聲招呼也可以。當然也歡迎你跟我聊聊你的想法和疑問。
你可以像是老朋友互相串門子那樣,偶爾來這裡走走,看看有沒有新文章,或是單純和我打聲招呼也可以。當然也歡迎你跟我聊聊你的想法和疑問。
讓我們一起用行銷,幫助品牌成長吧!
沒有留言